主題活動

2021 小城生活-閣來去菜市仔

活動日期:2021/04/22~10/24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復興市場、中華市場、非洲象牙海岸小廚房、泰泰廚房、龍私廚義法餐廳、鱻晏鐵板燒、孩好書屋、時光 1939、聲子藝棧、流動放映所、花蓮鐵道電影院

{活動場次異動公告}

 

05/28 電影上菜《孩子們的菜園農場》→ 延期至 08/13 週五
05/29 跟廚師一起逛菜市場《歐洲風情》→ 延期至 09/04 週六
06/04 電影上菜《美味不設限》→ 延期至 08/20 週五
06/18 電影上菜《小偷家族》→ 延期至 08/29 週日
06/25 菜市講堂《從世界的視野逛菜市場》→ 延期至 09/24 週五
06/26 跟廚師一起逛菜市場《日本料理》→ 延期至 10/17 週日
07/10 跟廚師一起逛菜市場《非洲風味》→ 取消辦理
07/24 跟廚師一起逛菜市場《泰式體驗》→ 延期至 09/18 週六
07/30 菜市講堂《東亞街市中的味覺襲產和日常文化記憶》→ 改為線上座談連結

 

由於疫情關係,上列 9 場次系列活動將變更辦理方式或日期,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活動展延日期及相關退費事宜將由主辦單位另行通知。

 
 
 
enlightened各系列活動已於 2021/03/29 (週一) 上午 10:00 開放報名enlightened

enlightened歡迎踴躍揪團報名enlightened
 
 

 
★ 系列活動介紹 ★


{系列1=跟廚師一起逛菜市場}

今年一起來場異國風情!在地食材融合異國料理、廚師帶逛菜市場、挑選食材,最後帶領大家在餐廳處理食材、將食材變成美味佳餚一起品嚐,讓民眾更深入瞭解菜市場和「食」之間的關係。

本系列為收費活動收費標準及繳款說明如下:
  • 每人 250 元(未滿 16 歲者,需成人陪同,且該名陪同人亦須單獨報名
  • 孩童 6 歲以下,無須費用且不佔名額
  • 本費用將用於活動食材及料理費等支出
  • 線上報名完成後,您將會收到一封確認通知信,信中包含轉帳繳費等相關資訊
  • 請於收到前述確認通知信 3 日內完成匯款,以便保留名額,逾期未繳款將喪失報名資格
  • 如於活動前 3 日報名者,敬請於報名當天完成繳費,使得保留名額

取消報名及退費規則如下:
  • 報名後如需取消報名資格,敬請來信至 hualienmarket@gmail.com 提出申請,並請載明報名者姓名手機欲取消的場次等資訊。
     
  • 如因取消報名資格而生退費事宜,除依前項說明辦理外,另請於信中檢附報名者的退款帳戶資訊(如存摺封面影本)。若退款帳戶非報名者所有,請提供相關證明。
     
  • 每筆退費酌收匯款手續費 10 元,逕由退費款項內扣除。
     
  • 因本系列活動將由主廚進行料理教學,故需提前準備食材份量;為避免食物浪費,如於活動前 5 日內(不含活動當日)取消報名資格,恕不受理退費申請退費截止日期推算如下:
     
    • 欲取消 09/04 之場次,請於 08/29 前來信;
    • 欲取消 09/18 之場次,請於 09/12 前來信;
    • 欲取消 10/17 之場次,請於 10/11 前來信;
    • 欲取消 10/24 之場次,請於 10/18 前來信。
 
料理日期 料理時間 主題廚師 逛市場 料理地點 報名連結
09/04 (六) 08:00~13:00 歐洲風情
宋金龍主廚
重慶市場 龍私廚義法餐廳 已額滿
09/18 (六) 08:00~13:00 泰式體驗
龔郁婷主廚
重慶市場 泰泰廚房 已額滿
10/17 (日) 08:00~13:00 日本料理
黃俊銘主廚
中華市場 鱻晏鐵板燒 已額滿
10/24 (日) 08:00~13:00 歐洲風情
宋金龍主廚
重慶市場 龍私廚義法餐廳 已額滿


/歐洲風情.龍私廚義法餐廳  yes 回活動列表
 
料理時間|09/04 (六) 08:00~13:00
活動流程
 
08:00~09:00 跟廚師逛重慶市場買食材
09:00~09:30 交通時間[請自行前往>龍私廚義法餐廳
09:30~13:00 食材料理、品嚐時間

 
主廚介紹
 
龍私廚的阿龍 Aaron,因為遇上好師傅及靠著自己對廚藝鑽研的熱愛,打壞好幾台翻譯機苦讀義式料理食譜,靠著天生的好廚藝,煮出的料理,吃一口即刻會愛上!
 
餐廳介紹
 
從認識食材細說料理故事,解說烹調原理解構料理手法,跳脫學派菜系框架,阿龍師傅善用在地食材與原鄉食材,將其融入西餐義法料理中,用心做好料理,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感動。
 
市場介紹
 
重慶市場於 104 年 3 月正式改建完成,是花東最大的公有零售市場,目前市場攤位數多達 273 個攤位,販售各類肉品、水產海鮮、蔬果、小吃、服飾、百貨等,最特別的是市場內有一條原住民區,專賣阿美族的野菜和傳統食材。產品新鮮多元、價格實在深獲花蓮民眾喜愛。


/泰式體驗.泰泰廚房  yes 回活動列表
 
料理時間|09/18 (六) 08:00~13:00
活動流程
 
08:00~09:00 跟廚師逛重慶市場買食材
09:00~09:30 交通時間[請自行前往>泰泰廚房
09:30~13:00 食材料理、品嚐時間

 
主廚介紹
 
二十多年前,龔郁婷和來自台灣的許先生在泰國相識相戀,婚後隨丈夫回台定居。在丈夫的支持下,龔姊展現家鄉好廚藝的「泰泰廚房」就此誕生。龔姊喜愛烹飪,從小向長輩學習,每年春節後,她會休假回泰國,考察當地流行什麼菜色,回台灣再調整一下,她研發的新菜色也常讓客人吃了讚不絕口。
 
餐廳介紹
 
「泰泰廚房」門口種滿花草,多了份悠閒、放鬆感,店裡壁畫、擺飾和傳統零食還原泰式風情。老闆娘來自泰國清邁,煮得一手美味的泰國家常菜,吸引眾多饕客回訪。泰泰廚房使用的辛香調味料大都由龔姊親手種植,包含泰式三寶「南薑、香茅、檸檬葉」等。龔姊說,傳統泰式料理都是重口味,但現代社會講究養生,所以隨著花蓮在地人的口味調整,像是餐點不加味精,辣度、酸度都可以客製化。
 
市場介紹
 
重慶市場於 104 年 3 月正式改建完成,是花東最大的公有零售市場,目前市場攤位數多達 273 個攤位,販售各類肉品、水產海鮮、蔬果、小吃、服飾、百貨等,最特別的是市場內有一條原住民區,專賣阿美族的野菜和傳統食材。產品新鮮多元、價格實在深獲花蓮民眾喜愛。


/日本料理.鱻晏鐵板燒  yes 回活動列表
 
料理時間|10/17 (日) 08:00~13:00
活動流程
 
08:00~09:00 跟廚師逛中華市場買食材
09:00~09:30 交通時間[請自行前往>鱻晏鐵板燒
09:30~13:00 食材料理、品嚐時間

 
主廚介紹
 
鐵板燒是日本料理的一類,是以一塊大鐵板把食物加熱,由廚師在鐵板上燒烤及處理各種食材。鱻晏主廚帶著 28 年的鐵板燒經驗回到花蓮家鄉,希望給消費者一個難以忘懷的鐵板滋味。有著阿美族血統的他,更是可以將原民食材融入料理中。
 
餐廳介紹
 
鱻晏鐵板燒位於花蓮市區滿滿補習班、餐廳的民國路上,在這裏有著一間與眾不同的鐵板料理餐廳,具備優良的用餐環境,主打新鮮食材,提供親切的服務,體驗新鮮又高檔的享受。
 
市場介紹
 
中華市場榮獲經濟部評選優良市集三星認證,市場內環境整潔、明亮,且販賣新鮮豬肉、雞肉、海鮮、蔬菜及水果,種類齊全。中華市場更是花蓮最有歷史的市場,有些攤商已經傳承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品質深受花蓮人肯定。


/歐洲風情.龍私廚義法餐廳  yes 回活動列表
 
料理時間|10/24 (六) 08:00~13:00
活動流程
 
08:00~09:00 跟廚師逛重慶市場買食材
09:00~09:30 交通時間[請自行前往>龍私廚義法餐廳
09:30~13:00 食材料理、品嚐時間

 
主廚介紹
 
龍私廚的阿龍 Aaron,因為遇上好師傅及靠著自己對廚藝鑽研的熱愛,打壞好幾台翻譯機苦讀義式料理食譜,靠著天生的好廚藝,煮出的料理,吃一口即刻會愛上!
 
餐廳介紹
 
從認識食材細說料理故事,解說烹調原理解構料理手法,跳脫學派菜系框架,阿龍師傅善用在地食材與原鄉食材,將其融入西餐義法料理中,用心做好料理,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感動。
 
市場介紹
 
重慶市場於 104 年 3 月正式改建完成,是花東最大的公有零售市場,目前市場攤位數多達 273 個攤位,販售各類肉品、水產海鮮、蔬果、小吃、服飾、百貨等,最特別的是市場內有一條原住民區,專賣阿美族的野菜和傳統食材。產品新鮮多元、價格實在深獲花蓮民眾喜愛。



{系列2=菜市講堂}

復育罕見野菜及進行保種工作的阿美族野菜達人、倡導社群支持型農業以及高山農業轉型的環境學者、將菜市場營造成「菜市場食農學校」與「世界菜市場」的社會創新團隊、講述城市與菜市場關係的城鄉所老師。菜市講堂以四個方向切入探討城市中最豐富最有人情味的市場。

本系列為免費活動,歡迎揪團報名參加!

 
講座日期 講座時間 講座主題 邀請講師 講座地點 報名連結
04/22 ()
世界地球日
19:00~21:00 野菜採集與民族植物的認識 吳雪月 孩好書屋
05/14 (五) 19:00~21:00 啤酒花和中橫的小山村 蔡建福 時光 1939
07/30 (五) 19:00~21:00

東亞街市中的味覺襲產
和日常文化記憶

黃舒楣 線上座談
09/24 (五) 19:00~21:00 從世界的視野逛菜市場 方子維
黃萱儀
陳錦慧
聲子藝棧


/野菜採集與民族植物的認識  yes 回活動列表
 
講座時間|04/22 (四) 19:00~21:00 >本場講座時間配合世界地球日改為週四辦理<
講座簡介
 
原住民祖先留下來的生活智慧就在我們日常生活週遭,有許多植物,不僅僅是野菜,同時,從它的根、莖、葉、花、果實等,都是可以使用和食用的。如建材、生活用品、祭儀、食用或藥用等多元的應用,且有許多是紀錄先民智慧的典型植物,如黃藤、箭竹等。講師會從野菜採集經驗和原住民食材烹飪等方面,帶領民眾更多元的認識原住民文化。
 
講師介紹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投入研究山林野菜及先民飲食物種多年,身為在地阿美族人的她被封為「野菜教母」,自大學教官退休後,二十多年來投入野菜及原住民作物研究,復育罕見野菜,進行保種工作,積極「為種子找家」,種類已達四十種,還曾出版「台灣新野菜主義」一書。


/啤酒花和中橫的小山村  yes 回活動列表
 
講座時間|05/14 (五) 19:00~21:00
講座簡介
 
高山農業造成的人獸衝突,是國家公園保育工作的重要課題,蔡老師帶著研究團隊嘗試在山上種植猴子不吃的啤酒花,作為高山農業轉型的試驗,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年,本演講將分享三年來這些工作的點點滴滴。
 
講師介紹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目前專注於鄉村研究,包括農民、農業與農村三大領域。2002 年來到東華大學後,即開始從事花蓮社區規劃師的培訓,陪伴來自十三鄉鎮的社區伙伴們共同思考各自社區的未來。近年來持續進行著花東半農半X的研究計畫,創設農夫市集,推動生態社區,舉辦縱谷浪遊,倡導社群支持型農業,以及高山農業的轉型。


/東亞街市中的味覺襲產和日常文化記憶  yes 回活動列表
 
講座時間|07/30 (五) 19:00~21:00
講座地點|線上座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z_sLje-sM
講座簡介
 
每個街角都有便利商店、每一分秒都可以網路下單外送的時代,傳統菜市場還有存在意義嗎?你最近一次甚麼時候逛市場?城市開始於交換,交換成就了市場的不同面貌,菜市場中的食物每一色都聯著城與鄉的流動與交換,繽紛的味道中另類書寫著城市歷史。市場展開的日常生活政治,構成市場作為替代性的公共空間,甚至有潛力作為有形及無形襲產,註記過去與未來。講者將引導各位從台灣到日韓、新加坡,探索街市中的食物和日常文化記憶。
 
講師介紹
 
黃舒楣,美國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學院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城鄉環境規劃設計、東亞城市比較研究、文化資產保存與記憶研究、原住民社區災後動遷與重建等。著有《Carescapes of Hong Kong: Two System, One City.》(2015)及《Heritage, Memory, and Punishment: Remembering Colonial Prisons in East Asia.》(Memory Studies: Global Constellations by Routledge,與 Hyun-Kung Lee 合著專書)。等近年開設跨領域課程如田野工作坊(食養城市系列課程/D School 課程)、照護、住居與社區(食養城市系列課程)、市場、城市、交換流動中的城鄉鏈結,相信市井中藏有最迷人的靈光知識,而知識的輪廓只能浮現於踏步移動。


/從世界的視野逛菜市場  yes 回活動列表
 
講座時間|09/24 (五) 19:00~21:00
講座簡介
 
「菜市場」是一個地方人情聚集的文化中心;是累積在地智慧的百科全書;是世界旅人走進地方的生活博物館;更是地產地銷的農產直賣地。

自古以來,農產物在農村生產,再運送至都市展售,菜市場始終扮演著城鄉連結的中間橋樑。菜市場,不只是多要一根蔥的地方,更是都市人走進農業生活的入口,還是學習生活常識的菜市場學校。讓我們跟著少年阿公,從世界的視野逛菜市場接地氣吧!

 
講師介紹
 
「因為你,唱歌種田在一起。」讓農業更貼近都市生活的音樂米,透過遊戲化食農教育讓吃飯更好玩、結合音樂與農村體驗的農業創意,將喜好音樂的年輕人群聚於礁溪阿嬤老家,開辦古厝餐桌、音樂教室、節慶手作,也舉辦農村小旅行,將青壯世代外移的農村聚落,打造成為文青朝聖打卡的礁溪秘境。

音樂米創意產銷企業社社長方子維中正行銷所畢業後,返鄉務農裝扮成「少年阿公」,2018 年將食農教育從農村延伸至傳統市場,發起「來宜蘭迺菜市場」透過步行導覽帶動地方創生,也協助宜蘭市場轉型成為國際觀光亮點;2019 年將累積 22 國旅人逛市場經驗,融入 108 年課綱推出「菜市場食農學校」,讓宜蘭市場成為宜蘭在地學校機關、教師研習與校外教學,從都市學習農業的另類選修課程。

音樂米音樂總監黃萱儀(仙女), 礁溪人,愛聽故事寫成歌,從高中時期開始創作器樂曲,大學更是喜歡以吉他彈奏流行歌後,也開始譜寫家鄉特色的曲目,在 YouTube 平台可搜尋《礁溪阿媽》、《阿媽老厝》、《礁溪鵠仔山》、《火車返宜蘭》、《與水共生》等曲,累積創作達千餘首。2015 年創立游阿媽樂團、番刈田歌唱班一起獨立發行兩張專輯「礁溪ㄝ歌」、「土地ㄝ歌」,2021 年更是完成了第五次全台巡迴演出,以一天一縣市的方式,造訪了所有熱愛土地的特色據點。 她一生的計畫,因為音樂讓許多事情都實現了,這次到花蓮也希望透過音樂幫助更多人。
 
與談人介紹
 
健草農園主人是日本移居花蓮的池田與太太陳錦慧,農園種植了多樣的蔬菜,採取自然栽種、堅持不用化肥與農藥、用自然的方式照顧他們的農作物。錦慧每早在花東最大的傳統菜市場-重慶市場裡賣自然有機的好蔬菜。她喜歡傳統市場的人情味,也喜歡將健康的蔬菜介紹給來市場的人。來聽聽錦慧與音樂米的對談,從菜市場出發,如何推廣自然健康的好生活。



{系列3=電影上菜}

電影上菜由剩食問題、產地到餐桌的農場實踐、飲食文化階級、市井小民的百態人生等多個角度來看菜市場的相關內容。

本系列為免費活動,歡迎揪團報名參加!

 
放映日期 放映時間 放映電影 放映地點 映後座談 報名連結
05/07 (五) 19:00~21:30 五星級明日餐廳
Theater of Life
花蓮鐵道電影院
08/13 (五) 19:00~21:00 孩子們的菜園農場
The School Garden
時光 1939
08/20 (五) 19:00~21:00 美味不設限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聲子藝棧
08/29 (日) 18:30~21:30 小偷家族
Shoplifters
花蓮鐵道電影院 流動放映所


/五星級明日餐廳 Theater of Life  yes 回活動列表
 
放映時間|05/07 (五) 19:00~21:30
電影資訊|Peter Svatek/紀錄片/加拿大/2017/片長 93 分鐘/保護級
劇情簡介
 
經營 2016「全球 50 家最佳餐廳」冠軍名店「Osteria Francescana」而聲名大噪的主廚瑪西默博圖拉(Massimo Bottura),這位有「詩人主廚」之稱的美食社會運動家,於 2015 年米蘭世界博覽會開設了「明日餐廳」,秉持著「食物零浪費,剩食變盛食」,進行一項飲食革命。

博圖拉率領超過 60 位世界知名主廚,在米蘭世博會期間蒐集 15 噸以上的「未食用食材」,做出超過一萬份以上的米其林美味料理,回饋當地的流浪漢、低收入戶、甚至是難民。

美國《環球郵報》說:「如果說麥可波倫、摩根史柏路和傑米奧立佛的美食主張,啟蒙了我們的食物想像,那下一位就該是瑪西默博圖拉了。」博圖拉:「如果能用隔夜變硬的麵包做出美味的料理,那才是真正厲害的廚師!」

 
映後座談介紹
 
明日餐桌原名為七喜廚房,由楊七喜一手創辦。明日餐桌的概念為「剩食餐廳」,意為將在菜市場收集到的剩餘蔬果重新變成一道道美味的菜餚,供民眾享用。

「人與蔬果一樣沒有剩餘」收取剩食經營社區廚房的「七喜廚房」,即將轉換成推動傳統市場「降塑續食」的醜蔬果外帶便當販售品牌「明日餐桌」(節選自明日餐桌臉書)。

 
預告片段
 


/孩子們的菜園農場 The School Garden  yes 回活動列表
 
放映時間|08/13 (五) 19:00~21:00
電影資訊|Mark Verkerk/紀錄片/荷蘭/2020/片長 61 分鐘/普遍級
劇情簡介
 
很多孩子不知道餐盤上的食物從何而來,他們也許會說來自商店。

荷蘭學校的菜園計畫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每年,老師會帶學生下田,教導他們播種、栽培及烹飪。從教室到大自然,學生將了解生物的生命週期。儘管雙手跟鞋子髒了,卻有收穫滿滿的快樂。蔬菜要如何種植?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對抗肥胖,創造生物多樣性?孩子有機會更接近大自然及動物。知名荷蘭導演花了一年時間,追蹤拍攝阿姆斯特丹五個班級的菜園計畫。孩子們的好奇心、發現力、成功和失敗都被生動地記錄下來。

 
映後座談介紹

講者介紹
莊傳芬,來自美濃的農夫。桃園人,在花蓮念大學,台中研究所,高雄種田。27 歲迄今耕作 5 年餘,將過去對文學文化的熱情盡數投諸土地,耕地面積從初始的一分二來到一甲二,跟隨著南台灣的風土節氣日復鋤耘。習慣忙碌,心雖然還有獨屬青農滿溢的熱情,身體卻已屆老農之姿。近期搬回花蓮,未來也將躋身花蓮小農一員。給自己的新課題是學習放慢腳步,重新認識地方與在地農業文化。
 
品牌介紹
有塊田,兩個女生在美濃一同耕作一同創造的品牌。我們以友善的耕作方式,維持田地裡多元平衡的微生態系統,也建立自己與土地的連結。除了生產健康美味的食物,同時也經營食農教育與校園講座分享,對象小至幼稚園孩童,大至大專院校學生或社會人士,並經常性舉辦各類親子農事體驗活動。期待自己除了作為一位食物生產者,也能透過共耕共食的方式,與更多人分享友善耕作的價值與土地的力量。
 
預告片段
 


/美味不設限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yes 回活動列表
 
放映時間|08/20 (五) 19:00~21:00
電影資訊|Lasse Hallström/劇情片/美國/2014/片長 123 分鐘/保護級
劇情簡介
 
在南法,麥洛伊夫人的餐廳是美食的最高殿堂,擁有米其林一星的光環,名人政要絡繹不絕。她有著絕佳的味覺和品味,秉持古典烹飪傳統,她的世界從庭院、擺盤到食物,都堅持完美。

直到哈珊一家人出現,讓麥洛伊夫人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哈珊從小在父母經營的小吃攤長大,對食物的氣味有著異於常人的敏銳度,更展現驚人的廚藝天賦。一次意外讓哈珊的爸爸帶著全家搬離家鄉-印度孟買,千里迢迢定居南法小鎮。懷抱著重新開始的希望,爸爸把孟買的小吃生意帶到小鎮,在麥洛伊夫人的對面開起餐廳。一邊是香氣四溢的印度咖哩,一邊是精緻細膩的法式料理......

兩種文化,在靜謐美麗的法國小鎮,試著跨越一條街的距離。

 
預告片段
 


/小偷家族 Shoplifters  yes 回活動列表
 
放映時間|08/29 (日) 18:30~21:30 >本場次電影放映時間提前至 18:30 開始<
電影資訊|是枝裕和/劇情片/日本/2018/片長 121 分鐘/輔 12 級
劇情簡介
 
在東京下町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不合時宜地殘存一個破舊平房,裡面住著年邁的母親初枝、治與信代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子祥太,還有信代的妹妹亞紀。

這家人仰賴初枝的老人年金過活,當年金不夠用時,就會靠在外頭順手牽羊來補貼家用。雖然他們處在社會底層,但每天依然快樂地過生活。某個冬天,治在附近大樓發現一個瑟瑟發抖的女孩由里,於是他將由里帶回家中,信代更將這個渾身是傷的女孩視如己出扶養。隨著由里加入到這個貧困潦倒的家庭之後,卻因為某件事情發生,讓這個原本融洽的家庭開始分崩離析,彼此心中隱藏的秘密與無奈的心願,也一一被揭露
......
 
映後座談介紹
 
流動放映所,以流動創造聚集,思考與創造各種讓「流動」發生的觀影可能。

由 6 個移居/返鄉花蓮青年組成,包含自電影策展、傳播、教育、設計、社區等專業背景。有鑑於花蓮地區欠缺接觸多元電影的機會,自 2018 年開始針對花蓮不同地方,與在地夥伴開發定期觀影聚落,深耕培養花蓮願意觀看非主流電影觀眾,推動文化平權與電影教育。

 
預告片段
 
 

{防疫政策}

經過整整一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相信您對於各項防疫指南早已瞭若指掌、瞭然於胸了。不過下列有關本計畫的防疫政策與考量,還是要請您事先閱讀:
 
  • 本計畫各項系列活動,包含逛市場與講座及影展,其辦理地點多為室內或半室內空間,為維持前述空間的社交距離,因此每場活動皆有限制參與人數;活動結束後,我們也會與協力單位進行環境清潔及器材消毒,做好防疫的工作!
     
  • 依據衛生福利部 2020 年 12 月 1 日發布之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強制佩戴口罩公告 (即秋冬防疫專案),當民眾進入指定的 8 大種類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才得以放行,而本計畫各項活動預定辦理的場地,即屬前揭公告指定之場所,故請各位參加活動的朋友務必佩戴口罩出席,並配合主辦單位量測體溫等相關防疫措施。
     
  • 主辦單位將視疫情影響狀況,有權取消或延後各場次活動辦理日期,敬請見諒。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花蓮縣花蓮市公所
協辦單位|北角工作室
協力單位|泰泰廚房、龍私廚義法餐廳、鱻晏鐵板燒、
     孩好書屋、時光 1939、聲子藝棧、流動放映所、花蓮鐵道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