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

2018 立體派閱讀

活動日期:2018/08/18~09/29
活動地點:花蓮市各獨立書店

107 年企劃度本所與市內多家獨立書店及獨立出版人合作一系列「花蓮生活史」的閱讀行動。「生活史」較接近於平民百姓的生活記憶,不像文化史嚴謹,也不如城市史剛硬。我們試圖從幾個文本故事來鋪展有關花蓮的想像,活動組織的邏輯不是事件的時間流,也非系統專題組構;而像是創作一幅立體派的繪畫,把花蓮完形敲破,由這些前後左右過去未來的瑣碎面向鋪排成形,讓參與閱讀者自行理解與重整。

  • 我眼中的花蓮——談《製圖師的預言: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王威智
時光二手書店對於地圖檔案興趣濃厚,將帶領閱讀王威智《製圖師的預言: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王威智從毛利之俊《東台灣展望》這本向「時間」致敬之書,開展他對花蓮的諸多想像:後麥哲倫的探險時代,製圖師貝林那幅將花蓮分成三瓣的地圖,如今看來像是一則隱喻;在花蓮溪口嶺頂生活的史前人類M家族,如何過著所謂「後山後」的史前人類生活;日本船師文助迷航,在辨天島(今奚卜蘭島)與阿美族共度奇幻的四年;清兵吳阿再過鹹水抵達台灣,爾後隨著鎮海後軍,一路從台南來到卑南,「逃」到後山的他,竟然有一條溪與他密切相關;畫師吉田初三郎筆下的《大太魯閣》,如何含納了他對花蓮地理紋理的描繪與想像;當代小提琴家米多莉,以不同形式的「相遇」了毛利之俊先生,並在其引領下,走了一遭與她名字有著相同發音的「美托利」。

這是一本以歷史「想像」花蓮的書寫。王威智用帶有小說感的筆法,交換那些「消逝的時間」,將我們還不太知曉的「花蓮」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次,邀請威智以這本書為經緯,繪製他眼中的花蓮。

  • 走讀遺址坑:花岡山文化/溫孟威
「花岡山遺址」位於花蓮市中心,出土文物涵蓋了新石器時代到日治時期,從石器、陶器、甕棺,現代日用器具等皆有出土。其所代表的「花岡山文化」主要分佈在海岸山脈北段、花東縱谷北段及奇萊平原,包括花蓮市花岡山遺址、壽豐鄉嶺頂遺址、大坑遺址上層、鹽寮遺址,及月眉第一遺址。花岡山文化和台灣北部的圓山文化人往來密切,採借了不少他們的器物和製作方式,甚至埋葬方式中的甕棺葬也與圓山文化相同。本次小旅行規劃發源於《製圖師的預言》書中〈M6〉一章,將實地走訪考古現場,帶領民眾追索這塊土地上最初住民的蹤跡。
  • 從《傀儡花》談「說」論「史」/陳耀昌x巴代對談

「橋本書屋」以歷史事件為主軸,配合本年為達固湖灣戰役 140 週年,選讀陳耀昌《傀儡花》。本書以 1874 年牡丹社事件為核心,該事件後清廷在「後山」的開發轉趨積極,進而促發了 1878 年加禮宛事件等一系列東部原漢對抗。本書牽涉 19 世紀後期島上的族群關係,立基於豐富詳盡的歷史資料改編撰寫,跋涉於「說部」與「史部」之間。

本場次另邀請巴代與陳醫師對談,巴代一系列的著作載錄了諸多卑南遺事,而其族群本位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重新認知數百年來原漢勢力的折衝平衡概況。尤其《斯卡羅人》一書精彩重現卑南巫術的奇幻場景,精準到位的文化儀式描述,更為漢族作家所不能。

  • 女性的土地與感情——《來去花蓮港》的寫作/方梓

位於花蓮港邊的「孩好書屋」將帶領閱讀方梓的《來去花蓮港》,故事開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大正年間,正值花蓮港的大建設初始。小說描述一個桃園閩南女子來到花蓮與婚夫共同開墾田園,一位苗栗客家寡婦因難容於原鄉而攜帶養女到花蓮尋找新生,兩者為了各自的原因移民,兩條主線卻因緣際會地逐漸交織在一起。小說刻意使用閩語及客語的方音書寫,細節地呈現族群語彙和民俗風物。故事生動再現當代時空氛圍,體現花蓮港市在日本時代的開發歷程。

《來去花蓮港》是一本非常「鄉土」、「寫實」的文學佳作,溯源所有花蓮移民者的早期記憶。而移民未必只需要開疆闢土的壯烈成仁,本書採用女人的視角,柔韌而堅定地建構家族記憶。

  • 重訪邊城:花蓮港小旅行/賴威任
配合《來去花蓮港》的敘述,孩好書屋加碼一場花蓮港開發史的小旅行,帶領讀者領略日本時代花蓮城市建設的軌跡。花蓮的發展一直是「從海上來」,有西洋人在海上揣想花蓮的樣貌,有琉球人因為捕魚而駐紮成形的鳥踏石村,日本的輪船開到花蓮外海轉駁駁船登岸的畫面成為經典,早期東線鐵路的規劃也是延伸向海。現在城市的邊緣,反而是發展的起點,小旅行將帶領大家重訪邊城,走看花蓮遺存至今或早已不存在的風景。
  • 尋找中橫公路的秘密:《紋山:中橫的故事》/李如青
「雨樵懶人書店」的老闆娘喜歡收集圖畫書,這次將繪本《紋山:中橫的故事》推薦給大家。本書以外省榮民闢建中部橫貫公路的生命經驗為主軸,一段闢路的工程,人與山雕刻彼此。本場次邀請作者來分享繪本創作的經驗,補充說明「在故事之前的故事,與故事之後的故事」。近年社區營造常常藉由創作繪本來紀錄地方文史,繪本不再僅僅是兒童讀物,更傳承感情。本場講座也將談談繪本作為地方記憶的載體的角色,深掘創作過程中研究—書寫—構圖的精心設計。
  • 本草通譯——《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黃啟瑞
「邦查米阿勞」在阿美族語中意謂:「到田裡看看吧,阿美族!」本書作者黃啟瑞以阿美族人的歲時祭儀為綱目,深描族群的傳統儀式並延展出相關的植物知識系譜。書中涉及植物的食衣住用特性、物種分布、歷史傳統和儀式禁忌,並有豐富的插圖照片相與對照,讀者可藉此機會一窺阿美族人的民族知識和世界觀。

場次規劃:
時間/地點 內容/講師
08/18(六)15:00~16:30
雨樵懶人書店
尋找中橫公路的秘密─談《紋山:中橫的故事》/李如青
09/08(六)15:00~17:00
秋朝咖啡館集合
走讀遺址坑:花岡山文化/溫孟威
09/09(日)15:00~17:00 
孩好書屋
女性的土地與感情——《來去花蓮港》的寫作/方梓
09/15(六)19:30~21:30
時光 1939
我眼中的花蓮——談《製圖師的預言: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王威智
09/16(日)15:30~17:30
石來運轉集合
重訪邊城:花蓮港小旅行/賴威任
09/21(五)19:00~21:00
橋本書屋
從《傀儡花》談「說」論「史」/陳耀昌x巴代對談
09/29(六)19:00~21:00
橋本書屋
本草通譯——《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黃啟瑞

報名連結:https://goo.gl/forms/yzatCNAo91SnClz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