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舊花蓮車站與臨港線歷史
“老花蓮人都記得1982那年,舊花蓮車站正式廢止,
同年,花蓮新站改名為花蓮車站,距今已是第40週年。”
「舊花蓮車站」在廢止的20年後,化身為鐵道文化園區,成為代表花蓮鐵道變遷的歷史建築群,從2002年開園今日也正好又是20週年,此地保留了當年站前的噴水池舊址及修復後的廳舍,站在園區外的中山路與重慶路口,依然能見到如金龍大旅社等,因鐵路交通而存在的商家。
(大約昭和8年的照片,此為中山路重慶路口。左側建築現為鐵道文化園區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早期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緊鄰鐵道文化園區一館的是當時的常盤館(現為金龍大飯店)。 照片提供:葉柏強)
最初的舊花蓮車站首設於1910年,當時還是日治時期,故名為「花蓮港驛」,該年台東線第一線動工是從花蓮港驛至璞石閣(現稱為玉里車站),其中,第一批工程即是從花蓮港驛至鯉魚尾(現稱為壽豐車站)。
(第一代花蓮港驛及蒸汽火車頭,當時只通車到壽豐。 照片提供:葉柏強)
(日治時期花蓮港驛。 照片提供:葉柏強)
(1950年代花蓮火車站。 照片提供:葉柏強)
(1960年代花蓮火車站。 照片提供:葉柏強)
1910年代,東台灣的貨物運輸仰賴航運配合鐵路,當年的花蓮港位於花蓮溪與美崙溪之間(南濱附近)即有一條「舊海岸線」是從「花蓮港驛」通往位在港口的車站「海岸驛」。
(大約在現今南濱位置的海岸驛。 照片提供:葉柏強)
後來,在1939年花蓮北濱重新建築港口—東花蓮港(也是現在的花蓮港),同年9月20日自花蓮港驛至東花蓮港驛共計4.0公里的鐵道完工,稱之為「舊花蓮港線」,也就是我們現在講述「臨港線」的主要路段。
(東花蓮港驛(現稱花蓮港車站)。 照片提供:葉柏強)
之後舊海岸線由於功能萎縮,於1941年廢止,這段1.1公里的鐵道已於1982年拆除,現無遺跡。
1945年台灣光復,花蓮港驛正名為花蓮車站(後稱為舊花蓮車站,現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東花蓮港驛則正名為花蓮港站,並沿用至今,以上是臨港線的沿革與變遷。
廣為人知的花蓮臨港線,實際上可分為4+1段:(詳見下圖)
- 舊台東線:自舊田浦站(位於花蓮車站與吉安車站之間,已廢站)至花蓮港驛(舊花蓮車站,現為鐵道文化園區)。
- 舊海岸線:自花蓮港驛至海岸驛,僅1.1公里,已於1941年廢止,於1982年拆除。
- 舊花蓮港線—主段:自花蓮港驛至東花蓮港驛(現稱花蓮港站)。其中,從花蓮港驛經曙光橋、新村站、美崙站至東花蓮港驛延線已變更為自行車道,共計4.0公里。本段是臨港線最主要的路段。
- 舊花蓮港線—北段:自北埔站至東花蓮港驛,目前本段僅提供貨運運輸。
- 花東線鐵路:自北埔站至舊田埔站,行經現今的花蓮車站,加上前揭四段路線,成為完整的環狀鐵道路線。(因此,稱之為4+1段)
(路線示意圖取自《典藏記憶─花東鐵道情懷》P.92)
因此這一段緊鄰著太平洋且可以吹著海風的花蓮臨港線(又稱花蓮港線),經過時代變遷後,舊花蓮車站至花蓮港車站這段有載客的路線已經廢止。現在花蓮車站、北浦車站與花蓮北號誌站之間形成三角線,負責運載貨物,尤其是將東部的水泥運至花蓮港上船,執行運至台灣西部的「東砂西運」業務。
曾在舊花蓮站及臨港線服務的鐵道員們
(日治時期花蓮臨港線。照片提供:葉柏強)
為了揭開花蓮臨港線的歷史脈絡,我們走進了隱身在花蓮鐵道園區週遭的花蓮鐵路退休人員協會辦事處,拜訪了高齡90歲的退休司機員陳林先生及謝理事長勝明、賴總幹事金源和兩位監事田玉生先生與蕭國豐先生。
陳林先生和賴總幹事金源皆曾任司機員,負責駕駛臨港線的車班,而謝理事長勝明也曾開過臨港線的貨運車,當時的臨港線除了貨運之外,還擔負花蓮高中和花蓮縣立國中(現稱美崙國中)學生通勤的客運服務。
謝理事長勝明表示:「目前僅剩北埔車站到花蓮港還有貨運運作,是亞洲水泥用來運送水泥。理事長曾在台鐵執行過運送水泥的貨運服務,其表示貨運工作相較客運工作較為無聊,且只是將水泥從北埔車站運到花蓮港,再由亞洲水泥的員工自己接手下貨。」
陳林先生接續說道:「當年的臨港線上的小站,幾乎都是以木材和茅草建成的無人車站,乘客可自行進出站和上下車,大部分都是學生,時常要抓逃票。」他接著說:「我告訴你們啊,列車長都是文科出身,而我們司機員則是武科生,從工班慢慢考上來升任為司機員,所以啊,當列車長拿耍賴的學生沒辦法,都要我出手處理,教他們不能逃票。」
「那時,你知道午後最末一班小火車已經從築港發出,
空蕩蕩地開到中學山坡下並且有力地長鳴汽笛,…
學生搶著跳上火車,很快就將第五節車廂坐滿,
有人還寧可於在車廂外,各自握著鐵欄杆,書包那樣掛著。」-楊牧
謝理事長勝明也補充:「以前的鐵路不像現在處處設有柵欄,火車就在街道旁呼嘯而過,那時的鐵路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很是緊密,時不時還會發生牛隻走在鐵道上的事件。你們猜猜看,鐵道上有牛的時候,司機員會怎麼做?」
參與訪談的我們,你看我、我看你,想著:要怎麼做啊?胡亂地猜測說:「是鳴笛嗎?提醒牛說:哈囉,借過一下?」
理事長笑了笑,說:「猜錯了,怎麼能鳴笛呢?若是嚇到牛,可能造成更麻煩的狀況,我們只能慢慢的開,跟在牛後面,直到牠們離開鐵道之後,再提速,這樣的場景,現在已不可能再出現了。」一旁陳林先生還插話:「豈止牛而已,狗雞鴨鵝還會少嗎?全都在鐵道上跑著呢!」
延續著鐵路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亳無隔閡的話題,我們好奇地詢問陳林先生:「當時候,大多數的小站都是無人車站,鐵路旁又少有柵欄,人們就沿著鐵道生活,尤其緊臨臨港線的鳥踏石仔聚落,不會很危險嗎?」
陳林先生回答:「那時候的火車班次不比現在密集,車速沒有太魯閣、普悠瑪這樣快速,當時的居民都很習慣鐵道就在道路或住家旁邊,約莫兩三個小時就會有一班車經過,時間差不多了,就會互相吆喝著:火車來了!火車來了!大家就會離開鐵道上,讓火車順利經過,這些都是現在生活裡,幾乎不會出現的畫面,但在當年可算是稀鬆平常的小事。」
離海那麼近的臨港線,好奇的我們提出疑問:當有特殊的天氣狀態時,例如颱風從太平洋上直撲而來,會怎麼應對呢?
陳林先生表示:「還是會看天氣預報,若影響不大就會繼續行駛。」
而我們一夥人拿著過去的歷史照片,遙想著往日風景。
陳林先生說:「那條臨港線,一邊是馬路,一邊就是太平洋,沿著海邊開,風景是真的好看呀,當時矗立在防坡堤上的還是白燈塔呢!(於民國廿八年興建,已於民國六十九年擴建工程爆破拆除)可以看見在海邊村落生活的人們和在街上行走的學生…」
賴總幹事金源則在一旁附和:「好看的不只是風景喲,還有月台上的人呀!」
在他的記憶裡,有位日日都會出現在志學站,等著搭車上班的小姐,很是漂亮,當駛著列車進站時,站在列車最前頭的司機員,理所當然的可以清楚看見月台上的每一個人,當看到那位漂亮小姐時,會將手伸出窗外朝她輕輕揮手,最後這位漂亮小姐被同事追走了,之後還結婚了呢!
從台鐵勞安主任退休的蕭國豐先生也說,曾經他也是搭乘臨港線通勤的學生,一講到臨港線,他說:特別喜歡被改建為自行車步道的那一段,尤其是曙光橋上被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ㄅㄧˋ車台」,並追問著訪談的我們,是否知道這個名字是指什麼?大夥再度面面相覷,還真的沒聽過,進一步追問才知道是『避』車台,避開的避。
蕭先生接著說:「為了興建美崙溪橋上的鐵道,當維修的工程人員在狹窄的鐵道上工作時,無可避免地會碰到火車駛過,卻又不像其他段鐵路旁都有腹地可以暫時躲避,因此『避車台』在此時就顯得非常重要,可提供當時的工程人員很大程度的安全保障,而『避車台』時至今日仍被保存在曙光橋上,有機會經過不妨去看一看喔!」
後來,我們拋出一個問題:
「若是臨港線還在,花蓮是否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曾任台鐵餐飲的田先生與蕭先生,紛紛表示:一定很不一樣。還提到了現今仍然載運著亞泥、台泥的貨運火車,依舊沿著北埔站運行至花蓮港邊,若有機會再重開客運,或許對於花蓮的觀光為一大助益。
畢竟,花蓮的賞鯨業盛行,若能以客運的方式載送觀光旅客,搭乘緊鄰太平洋的最美臨港線道碼頭前往賞鯨,猶如鐵道學者—蘇昭旭先生曾說:
「真希望有一天,花蓮臨港線的客運重新復活,從此在花蓮搭火車去看海,東望太平洋與鯨豚共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花蓮白燈塔。照片提供:葉柏強)
註記:白燈塔於民國廿八年興建於花蓮港東防波堤的末端,是花蓮建港後,為東部海域的重要導航,寫著花蓮的發展歷史軌跡,是花蓮人引以為傲的地標。
民國六十九年,花蓮港第四期擴建工程,東防波堤需向西延長一千八百多公尺,當年九月間一聲巨響爆破拆除,從此白燈塔消失了。
受訪者/陳林、謝勝明、賴金源、田玉生、蕭國豐
文/雲子綺